時間的列車飛也似地奔~光陰似箭~歲月如梭~奔向有著無盡想像的未來世界~
酒名: 二十世紀 (Twentieth Century)
頁數:121
1.5 OZ.(45ml)琴酒
0.75 OZ.(22ml)白麗葉酒
0.75 OZ.(22ml) 鮮榨檸檬汁
0.5 OZ.(15ml)白可可香甜酒
根據蓋瑞雷根的考據,1937的皇家咖啡館雞尾酒書上記錄著,
這杯酒是由C.A. Tunk所創作,時間則在1930年代,取名自紐約通往芝加哥的知名列車。
關於二十世紀 (Twentieth Century):
講到20世紀,我就會想到這首歌~根本主題曲。來~聽一下先
這杯酒,最早被記錄在威廉塔林(William J. Tarling) 1937年的著作
《皇家咖啡館雞尾酒書》當中。
這邊有線上版的皇家咖啡館雞尾酒書,在前言的部分
還淺談了一些雞尾酒公式,人客們有興趣可以看一下ㄋ。
書上標註了這杯酒的創作者C.A. Tuck,是一位英國的調酒師。
在當時「20世紀有限公司」系尚蓋出名ㄟ鐵路公司,連他們自己der斯摟哏也是這樣說~
不過20世紀這個名子,由現在來看其實滿有趣,
因為在當時19xx年,「20世紀」這個字彙可說是代表了最新最潮最厲害der一個概念~
什麼東西冠上20世紀就好像很威,而像是二十世紀福斯影片公司(20th Century Fox,
由Twentieth Century Pictures 製片公司與Fox Film公司合併),
至今仍是世界最知名的電影公司之一。
不過,時間就像急駛的列車一樣,光陰似箭那是歲月如梭,在物換星移之下,
當年的20世紀少年完結篇也變21世紀,
2015年使徒來襲,再看看日曆上的數字,怎麼好像長得一樣,
從前電影小說中所想像的未來,我們已然站在上面,
對於現在來說,20世紀已經是古早以前的事了,
不過人們對於未來的無限想像,仍會《極樂世界》、《成人世界》這樣一片片的繼續想像下去der~
同時20世紀也是歷經戰爭的時代,人類史上兩次的世界大戰接連在20世紀前半發生,
因此戰後的人們,對於未來更是充滿了希冀盼望。
再回到20世紀這一杯酒的配方,當中的麗葉酒也是20世紀的時髦產品。
麗葉酒(Lillet,發音似哩淚)在19世紀末(1887年)誕生,立志要成為開胃酒王,
其以波爾多的葡萄酒來調配,作為一個嶄新的開胃酒產品,麗葉的風格清爽宜人,
帶有橙皮與橙花的調性,同時亦延續了歐洲強化葡萄酒的做法,不僅加強了酒精度,
還添加了草本植物的風味與特性,包含了在戰爭時,提供了相當助益的奎寧(Quinine),
那是主要由金雞納樹的樹皮,所萃取的一種生物鹼,具有退燒、抗瘧疾、止痛、抗發炎的作用。
由於奎寧的添加,在1970之前的麗葉酒(Kina Lillet),不僅藥草風味較強烈,
甜度較高並且還具有苦味。後來因為「Kina」的字樣變得太芭樂,
成為許多有添加奎寧的開胃酒之總稱,因此將其刪去,僅以「Lillet」作為品牌的名稱。
麗葉酒的配方也有調整,現代的麗葉降低了糖份並強調出水果的風味,
喝起來亦沒有強烈的藥草風味以及明顯的苦味。
調製心得:
當要調這杯時發現~哎呀呀~怪怪嚨地冬der哩~白麗葉酒沒啦!
於是先以粉紅麗葉頂著,並依照書上的比例來進行一個調製的動作,
琴酒則是選擇我最慣用的高登琴酒,
殊不知調起來~阿妹喂~(秦假仙語氣)怎麼這麼酸啊~
雖然本人是可以直接捕食野生檸檬,
但是整杯酸溜溜倒也喝不出什麼花來,
於是調整一下比例,把檸檬汁的用量由3/4盎司 修改為1/2盎司。
*建議酒譜修改: 檸檬汁由 0.75 OZ. 修改為 0.5 OZ.(15ml)。
以這個比例調製,入口之後果然~嗯~花都開好了~
20世紀這個酒譜可以解釋為是一杯以琴酒為主體,
麗葉酒來輔助,搭配檸檬汁,並以白可可酒來增添風味與甜度的一個配方,
可可的風味與粉紅麗葉搭配有點兒像是莓果巧克力的港覺,
但要說醬調喝起來有沒有特別厲害,
我倒覺得像綠豆糕...喔,我是說倒覺得還好,
因為兩個味道都不夠重,達不到真正的莓果巧克力那樣的反襯效果,
而且也不是重點來著,畢竟原本就不是以粉紅麗葉來調製der~
既然眉頭皺皺案情恐怕也不單純,不過手邊沒有白麗葉怎麼辦是好?
眼尖der人客在一開始首張的照片可能就有發現,
那個木頭的質地與空氣的氛圍好像不大一樣又有點兒熟悉,
C滴~就是一個去鄰居家借醬油的概念...啊...不是,是去圖書館借書來的~
小房間藏酒豐富儼然是一個圖書館般的寶庫,這之前也都訪了好幾回就不再多介紹惹,
好。話說完,咻一下的我們已經來到小房間現場,
(資料畫面)
在前文有提到,現代的麗葉酒和以前的味道是不一樣的,
不知人客們是否與我一樣,遵循古法釀造,金酣慢講話但是很實在?
但是別擔心,小房間就是醉漢的圖書館!
義大利有一支開胃酒品牌和我們有同樣der默契,
要是他們開在台灣,可能要一起在屋頂把星星哼成歌一顆兩顆連成線,
這個品牌叫做美國公雞(Cocchi Americano),據說它的味道
與以前的麗葉酒相似非常,當然,這瓶酒~小房間有收藏~
調製時我維持修改過後(降低檸檬汁的用量)的比例,來進行一個比較的動作,
發現相較於粉紅麗葉,白麗葉表現較佳,因為粉紅麗葉加上檸檬之後整杯的調性偏酸,
感覺起來就有點失衡,而白麗葉的圓潤飽滿的果香與甜度則與白可可相得益彰,
整體感覺像是穿著得宜的陽光暖男(以下開放女性觀眾尖叫)。
對比於麗葉酒,美國公雞則口味較重、較甜帶苦味以及木桶陳味,調製出的成品,集中感高,
可可風味則較隱性,木桶+草本+可可+檸檬,組合成一個特別的酸梅味,十分耐喝,
甚至放至常溫都OK,風格較為古典。
不過白麗葉酒調製出的口味相當大眾,平易近人,此外風味也比較有起伏,
白可可像是海豚一般在琴酒海中愉悅地跳躍,並且被麗葉酒給包覆著,酸甜得宜,
即使溫度升高也不錯喝,但放到常溫就GG (純屬比較),呈現出一個潰散的狀態,
白可可變成了白海豚,不僅轉彎還像是抓狂的幻燈片,歇斯底里地穿插在風味與風味之間。
兩者各有優缺點,端看客官們偏好古典味還是大眾味,喝得快還是喝得慢~
手邊沒有麗葉酒的人客們,則可以考慮使用白色的朵林香艾酒來取代,
以解解想調卻沒得der癮,雖然和麗葉酒的味道是兩回事,不過與白可可酒十分的合拍。
此外白可可香甜酒選擇不多,除了MB之外亦可以用莫札特Dry(銀)代替,
再視個人喜好看要不要補上糖漿,至於莫札特白巧克力這類含乳脂的酒款就不適合惹。
材料取得難度:★★★
大眾化口感:★★★★
建議試調: ★★★
個人喜好: ★★★
下杯預告: 薇絲朋 (Vesper)
有興趣得知本局第一手消息,請看下方跑馬燈:
米絲阿樂局粉絲頁:可看到本局剛出爐的文章、雞尾酒資訊與相關新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