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01.jpg

(價值550萬美元的龍眼伏特加)

 

我們經常在伏特加的活動中,聽到同學有類似的疑問,不外乎各種品牌看起來聞起來喝起來都差不多,或是跟乾洗手、消毒酒精與保健室鐵罐裡棉花的味道有什麼兩樣?

02.jpg

 

一瓶伏特加如果沒有另外加糖或其他添加物,液體中其實只有兩個主要成份:乙醇(C2H5OH)與水(H2O),但是便宜的伏特加大約兩百多塊,頂級伏特加可能高達數千元,酒商要如何說服消費者花這麼多錢去買一瓶『乙醇+水』,而不是去買食用酒精回來自己套水呢?不是差不多嗎?

03.jpg

(乙醇的分子式484很可愛?)

 

伏特加在行銷時,會特別強調幾個其他烈酒通常不會提及的差異。首先是,一瓶伏特加有超過一半是水,兌水時最簡單也最不影響風味的是添加蒸餾水,但如果你聽到酒商說『XXX湖冰川融水』、『西伯利亞純淨無污染的自流井』、『OO島純淨冰山水』勾兌的伏特加,會不會覺得特別好喝呢?

04.jpg

 

伏特加不像琴酒會加入藥草與辛香料再製,也不像威士忌、白蘭地會進行陳年吃到桶味,當材料越單純,水的差異會相對明顯(如果喝得出來),像是常說的軟水、硬水,就是在表達同樣是水,礦物質含量不同導致的口感差異。

05.jpg

 

第二個是蒸餾次數,大部分烈酒都是進行一次到三次的蒸餾,只有伏特加會特別強調5次、8次甚至有品牌強調高達34次的蒸餾,理論上蒸餾越多次得到的酒液也就越純淨,但蒸餾很多次也意味著成品會越來越接近純的乙醇,原物料的風味也容易消失(成本也會比較高)。

06.jpg

(經過34次蒸餾的晶鑽伏特加)

 

因此當有同學問什麼樣的伏特加是『好的』,我通常會說『蒸餾出純淨、口感柔順、但仍能保留原物料風味的伏特加』,但這樣的回答有點酒商官腔,其實只要香氣喜歡,酒精刺激感低我覺得就是不錯的伏特加。

07.jpg

(偶私心最喜歡的俄羅斯伏特加:帝威)

 

第三個是過濾方式,伏特加在裝瓶前會進行過濾,去除顏色與異味,傳統是以活性碳過濾(你家那台Brita濾心會流出的黑色小點點就是它),快又有效,但如何強調自家品牌與眾不同呢?那就換個方式過濾吧!

08.jpg

(使用鑽石過濾的水晶骷髏伏特加)

 

所以有些品牌會強調多次過濾或使用特殊材質過濾,像是布料、石英、水晶、黃金甚至是鑽石,但用它們過濾是不是真的有比較厲害呢?這部份真的就只能親口嘗試才知道是不是噱頭了。

09.jpg

(使用黃金過濾的皇室伏特加)

 

聽完酒商的行銷術語,接著我們來聊酒客長談。有些人會告訴你不好的伏特加喝完隔天容易頭痛宿醉,好的伏特加不會,其實這句話只對一半。不好的伏特加或許可能因為製程有較多雜質殘留,但好的伏特加喝多了一樣會宿醉好嗎?另一個可能是如果喝貴的(心中覺得好的)伏特加,會喝的比較慢、比較少,如果是便宜的,就用尻嚇或吹瓶,不宿醉也難啊!

10.jpg

 

有人認為蒸餾取得95%、近乎純乙醇的液體,最後又加上兌水、過濾的程序,理論上最後的成品應該是差不多,其實這句話也只對一半,即使是連續式蒸餾器,也會有類似傳統蒸餾產生的酒頭與酒尾,這部份的取捨攸關成本,但也會影響到內容物,或許就是這細微的差異,造就一瓶伏特加的好壞也說不定。

11.jpg

 

伏特加的好壞喝得出來嗎?純飲已經很難,調酒加入其他材料後是不是更難了?如果有客人這麼問,我們通常會說『短飲調酒建議選好一點的伏特加,調製長飲普通的就可以了。』這是合理、客人也容易理解的話術,但它的潛台詞其實是:『好的伏特加就是能感受到差異的伏特加』,講更白一點就是:『喝得出來,再說吧!』

12.jpg

 

那什麼是好喝的伏特加呢?我的建議是伏特加的行銷聽聽就好,與其討論好壞不如回到喜好,實際喝喝看就對了!貴的不一定好喝反之亦然。我們曾在伏特加的活動做過數次實驗,讓大家盲飲四款原料不同、酒精濃度相同的伏特加,最後再選出最喜歡的一杯。

13.jpg

 

第一款是我很喜歡的俄羅斯小麥伏特加-俄羅斯斯丹達(Russian Standard),第二款是法國葡萄伏特加-詩洛珂(Cîroc),第三款是台灣的玉山伏特加(以甘蔗糖蜜為原料),第四款是食用酒精,加逆滲透水預先勾兌至40%的濃度。

14.jpg

 

數十次活動下來,詩洛珂毫無懸念總是獲得最多人(尤其女性)的喜愛,斯丹達雖然比玉山多一點票、但也好不到哪裡還好食用酒精那杯大家還是喝得出來不太ok。而且不管是誰,都能在一次品飲多款的過程中感受到差異一種就算說不出來、也知道不一樣的感受。

15.jpg

 

下次有朋友跟你說伏特加喝起來都一樣、不好喝是在貴幾點,給他試試雪樹(Belvedere)、灰雁(Grey Goose)、鱘龍魚(Beluga)、帝威(Imperia)這幾瓶,還是不行就出絕招Cîroc,如果連Cîroc也無法,這輩子可能真的與伏特加無緣了。

16.jpg

 

同場加映:詩洛珂(Cîroc)與伏特加戰爭

 

Cîroc能賣的這麼好、知名度高又受歡迎,除了行銷真的很厲害,重點還是好喝,帶有檸檬、柑橘的清新香氣,是使用穀物製作的伏特加難有的特色,而且口感柔順到讓人懷疑是否真的有40%,不得不說它真的是一瓶能給人全新感受的伏特加。

 

釀製Cîroc的葡萄品種主要是Ugni Blanc(白玉霓),它也是釀製干邑白蘭地(Cognac)的主要葡萄品種,也因此這瓶酒能不能算是伏特加曾經引起爭議,生產傳統伏特加的地區被稱為伏特加帶(Vodka Belt),以俄羅斯、北歐與東歐國家為主,以穀物為原料進行蒸餾,但以前並沒有對伏特加的原料有嚴格的定義,仍有少數品牌以糖蜜或其他原料進行製作,當是Cîroc逐漸崛起、威脅到傳統伏特加的市場時,就在歐盟引起了名為伏特加戰爭(Vodka War)的事件。

17.jpg

(白玉霓葡萄)

 

最後的結果是Cîroc贏了,只要它們在瓶身上標示原料是葡萄即可,真是贏了裡子又賺了面子(標示葡萄感覺更高級ㄌ),這幾年他們還推出有點玩文字遊戲的品項-Cîroc VS,雖然不能標示為Cognac但標示French Brandy總可以吧?

18.jpg

 

2007年,Cîroc找了藝人吹牛老爹代言,透過他的知名度與精湛行銷手法,讓這瓶酒很快的就躋身頂級伏特加銷售排行榜,在歐巴馬競選美國總統期間他自稱Ciroc Obama推廣,網路上還能找到同名雞尾酒,有興趣就搜尋看看吧!

 

最後分享一個知道了對人生也沒有什麼幫助的酒知識。有客人發現有些翻譯這瓶酒為稀石而非音譯,也注意到它的第二個字母是î不是iCîroc是法文,可拆解為『山峰』與『石頭』兩字,因為製作Cîroc的第二種葡萄品種Mauzac的產地-加亞克(Gaillac)海拔很高,這山上的石頭(葡萄園的石牆)想必甚為稀少,翻譯為稀石不錯,想像高峰搖滾感覺更Rock啦~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癮型人 的頭像
    癮型人

    癮型人的調酒世界

    癮型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