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看到這篇的標題請不要以為偶是在跳針捏~
也不是參加演講比賽(各位老師~各位同學~大~家~好~),
本篇很直接了當,要和大家聊的,就是調酒的溫度,
不過這一句話可以有兩種解讀,
一種就真的是能測量到,冰der!熱derㄟ那種「溫度」,
而另一種,則是溫暖人心,帶有情感的那種「溫度」。
偶想~無論是調製調酒還是喝調酒,這兩者都是十分重要的關鍵。
最近偶們時常拿烹飪來作比喻,一般來說,一道料理要好吃,色香味都很重要,
當中的香氣以及味道,都會被溫度影響,「來來來,趁熱吃,菜涼了就不好吃了~」
這也是飯桌上常聽到的話。
雞尾酒其實也是如此,只是在溫度上的呈現恰好相反,
是要夠冰才好喝!可是請注意,是「夠冰」而不是「越冰」,
也就是太冰了,其實也會讓一杯酒無法散發出它應有的風貌,
不過當然調製出來若是很冰的狀態,就代表可以慢慢的喝,賞味時間期限較長。
在以前,短飲調酒通常建議三口內喝完,這就是因為趁冰冰der時候,
風味最好的時喝完最好,就算是長飲也不要放太久。
理論上聞起來的香氣都是溫度高時才會較為明顯,但為什麼酒要夠冰才好喝呢?
原因當然就是因為它是酒,酒辣辣der酒精刺激性在低溫時會降低非常多。
若反之,酒味很重的情況,一般大眾所能感受到的風味,就幾乎都酒精刺激給掩蓋了。
而除了低溫之外,適當且足夠的水份也是減低酒精刺激的關鍵,這部份我們另篇再來詳細說~
不過時代不同了,調製方法,甚至是容量都已經不同,現在的酒杯和以前相比,
幾乎是快大了兩倍,三口喝完一杯短飲雞尾酒實在是ininDer。
因此偶會建議大家可以將短飲雞尾酒分成三部份來飲用,較能感受到較完整的面貌。
第一部份,在調製出來時就先嚐幾口。
第二部份,待溫度略為升高後,香氣較散發出來時喝,並且竟量在這時飲用。
第三部份,最後可留幾口,試試接近常溫時的風味如何。
而長飲雞尾酒的部份因為有加冰塊且許多長飲酒的副材料也較多,
因此溫度對於香氣的影響則較不明顯,但酒精刺激性仍會影響口感。
所以若喝到冰塊加滿滿的長飲雞尾酒,千萬不要覺得吃虧~
“這樣量好少喔~“ “可以去冰嗎?“
其實那是調製者的用心,目的是要維持這杯酒的最佳風味,
此外整體溫度較低時,冰塊的融水也較少,酒的口感也較不易被影響。
當然。若是使用品質佳的冰塊那就更好了!
不過就正如同《王牌酒保》漫畫裡的來島社長,在佐佐倉調給他“溫溫der“調酒之前,
他杯杯都說難喝~當然除了回憶加分這件事之外,古早調酒的香氣也很可能是令他念念不忘的原因。
的確。古典的雞尾酒多半沒有什麼副材料,那時的調酒副材料,
大概就是糖、水,以及其他不是蒸餾酒的酒吧(已聽到重型醉漢的罐頭歡呼聲~)!
但卻能讓整杯酒喝起來不若純飲烈酒那般的難以入口,甚至還很好喝呢!
也就是在當時的烈酒品質不像現在這麼高,而溫度又不像現在能維持在那麼低的時代,
還能有好的風味,這恐怕就是為什麼經典調酒可以歷酒而彌堅的原因了!
其原因,除了剛才提過的糖與適當且足夠的水分之外,藥草酒可能也是另一關鍵。
因為藥草酒本身多半有甜度或苦味,風味與香氣又複雜,能修飾蒸餾酒的很多缺點,
但又不掩蓋其香氣,甚至映襯出基酒的特色。而這類型的酒,只要調製時混合得宜,
即便是放到常溫也都不錯喝,甚至別有一番韻味。
因此前陣子,偶決定在指揮所推出「醉漢隨行壺—整座城市都是我的溫暖枝枒」的概念,
進行一個調酒外帶的運動~
而所選的酒款,就是兩款古典的雞尾酒,馬丁尼茲(Martinez)以及內格羅尼(Negroni),
這兩款也是偶認為即使到常溫都還十分好喝、耐喝,並且在口中能餘韻繚繞的經典調酒。
(酒譜請參照上方兩個連結)
偶將預先調好(正常調製作法,非一秒馬丁尼的作法)的酒裝入玻璃瓶中,
並將內格羅尼放入冷凍,馬丁尼茲放入冷藏。
外帶時再充填到金屬酒壺中,從低溫到常溫都能感受到不同的調酒風情畫~~~
此外,偶們也發現十分有趣的部份,冷凍的內格羅尼入口後的風味非常的鮮明與強烈,
彷彿變成“濃縮咖啡“,在與人客討論後,覺得或許是因為低溫,造成味蕾對甜度的敏感下降,
因此其他的風味就相對明顯。所以整個隨著溫度變化十分的有趣~
在很冰(凍)的時候,甜味低、香氣低,但是入口後又Dry又風味鮮明、強壯,像在綻放一般,
隨著溫度升高後,甜度明顯香氣也散發出來,而口感也趨向圓潤。
馬丁尼茲也有相似的情形,不過可能是因為它的酒精度較低,除了放置冷凍庫過久會結凍之外,
風格的變化也沒有這麼明顯。
不過能隨身攜帶雞尾酒實在是太過癮惹啊~但還是提醒各位人客捏!
未成年請勿飲酒您的爹娘會抓狂;
妊娠中請勿飲酒您的孩子會智障。
酒前勿開車;開車勿飲酒~
有興趣得知本局第一手消息,請看下方跑馬燈:
米絲阿樂局粉絲頁:可看到本局剛出爐的文章、雞尾酒資訊與相關新聞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