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忙碌的忙碌的
現代生活裡
你是否
在難得偷閒的
時刻,
期待著一個
確幸
和一個
衝擊,
多麼奇妙的
際遇
在生命中不同於
任何意義,
就如同極光一般的婆娑
如同家的意義
那張溫暖的手
招著。
(作者:藏鏡人/止兀體書寫作品集,作品七號:《溫暖的極光》)
在文學賞吸時間結束之後,
我得說
有的,孩子(摩根費里曼語氣)。
再忙也要留一點時間給自己,
好好的喝一杯,
當然,我是說法定年齡滿十八歲的自己。
然而,
正如前篇文章所說,
在家喝喝第一首選,
當然是要符合「信、雅、達」的居家調酒三要,
因為很重要,所以再講一遍我可以
「信」,我相信我可以,調這杯酒不難,無論你信不信,總之我是信了。
「雅」,水水們也能夠優雅不狼狽的調製。
「達」,達到居家旅遊調酒同樂怡情養性,還絕不會酒駕的最高宗旨。
這樣的調酒不是亂介紹滴,
不僅符合居家調酒三要,還是經典中的經典來著,
相信有看過《王牌酒保》漫畫的迷哥迷妹們也不會陌生的,
人稱一杯就蝦 — 阿拉斯加~
(噹啷!鼎鼎大名~麻煩沒聽過的也配合一下,倒抽幾口涼氣,謝謝喔)
這一杯阿拉斯加雞尾酒,據我所知,
最早是記載在克拉多克的著名的雞尾酒書~1930年的《薩伏伊雞尾酒大全》裡
不過呢,書上這麼寫著
「So far as can be ascertained this delectable potion is not the staple diet of the Esquimeaux.
It was probably first thought of in South Carolina – hence its name.」
– Harry Craddock, The Savoy Cocktail Book, 1930.
翻成中文大概就是
「汝以名審之。卻不知之,此瓊漿玉液非化外雪民愛斯基摩之糧,乃源於另一番地南卡羅萊納也。」
啊!抱歉,按到古文模式。
用現代口語翻譯起來大概就是~
「嘿嘿~聽名字,你以為這杯是愛斯基摩人的小確幸嗎?NONONO,
它最初是來自於南卡羅萊納州(有另一個州叫北卡羅來納州)的呦!」
是的,克拉多克老兄的這段所能得出的結論只有兩個,
一、哈哈哈~這杯酒的名字與美國阿拉斯加州的關係,
就跟從南卡羅萊納州到阿拉斯加州一樣,八竿子打不著。
二、克拉多克八成也很愛講垃圾話。
事實總是這樣戳破人們美美的泡沫,
可素這杯調起來就是很「阿拉斯加」啊~
冷列的口感、
幽光一般的顏色,
配上迷人而複雜的藥草香氣,
這就是
阿拉斯加~
我彷彿看到了
絢麗的
極光。
對不起,又止兀體了。
除了外觀與風味之外,
這杯還有個絕佳的優點~
沒錯!居家調酒「信、雅、達」,
它超簡單的~
就是以
黃色夏翠絲(或譯作 黃色沙特勒茲),搭配
琴酒,並加上一滴
柑橘苦精 作為點綴。(極懶者可省略)
接著以搖盪法(原始做法)或攪拌法調製後,濾冰倒入雞尾酒杯中即可。
裝飾的部份,傳統上不裝飾或使用檸檬皮。
調製比例上,我慣用琴酒比夏翠絲3:1,
而上田和男先生則是使用5:1(英人琴酒),並建議比例範圍在3:1~5:1之間。
然而,歪果仁多用黃檸檬,這部份我覺得是相當適合的,
但在台灣黃檸檬不見得好買,建議使用橙皮作替代。
替這杯酒增添些許溫暖來著~
說到這杯阿拉斯加,我就想到兩位老客人,
一位是杜康才子 — 那吸。
另一位,則是紅色閃電 — 車翰。
當年曾調了一杯阿拉斯加給 那吸,他後來表示印象深刻(應該是好der那乙種吧...),
所以我也印象深刻(應該是表示我頭腦簡單...),而那時使用的裝飾就是橙皮。
不過據他本人自行po的臉書動態顯示,最近不伴杜康改喫茶,不知茶色、茶資何如?
但無論是那希找茶,還是陳根找茶,請讓我們一起在世界的心中呼喊那希,
誠摯地而溫柔地說聲
那 吸 稿 呢 ?
至於那閃電嘛~
正所謂「阿拉斯加,一杯就蝦。」就是源於車翰,
此人口味偏激,屬於硬底醉漢,當年座騎一紅色淑女車(附籃子)奔馳於基隆路上,
故人稱紅色閃電,而他除了疑似是第一個在我們吧檯上睡覺的人客之外,
喝蝦之餘做了一件驚天地泣鬼神的事蹟,
那時已全然蝦蝦的車翰,犯了天下的醉漢都燴飯的錯誤,堅持要證明「偶可以」,
於是腳踩八卦迷蹤步,那距離不到五公尺的吧檯與大門,彷彿是南卡羅萊納州到阿拉斯加州,
就在他好不容易抵達大門旁時,煞那天地驚動,是鬼神哭泣啊~
就在眾人眼睜睜地目睹他欲將自己所穿來的鞋子給套進腳裡,
卻是怎麼也套不進去,
是他穿到別人鞋子嗎?
是他左腳給穿到右腳去了嗎?
不!
都不是!
法Q啊~
他拿著我們暫放在鞋架底層的牛刀盒子,硬要套到腳上啊~~~~~
至此,名留青史,千古流芳。「一杯就蝦,阿拉斯加。」
看到此可能你會想,是有沒有這麼蝦?
其實不是車翰不幹喝~
而是斯斯有兩種,阿拉斯加也有兩種,
一種是黃色,以40%的黃色夏翠絲調製,原版是也;
一種是綠色,以55%的綠色夏翠絲調製,綠阿是也。
如是汝聞,車翰,好偏激,硬醉漢,
總是要喝綠色阿拉斯加,不搖盪,喜攪拌~
結果就是有人在那邊嚕紙盒,最後跟著阿球睡野餐墊(爛到徹底)。
飲酒適量,宜情養性。癮酒過量,喝蝦鬧事,傷身、傷和氣,
而且豐功偉業還會被傳誦千古,只差沒上傳You tube萬人點閱。
在此,僅代表萬千醉漢,向車翰捨逆增上緣表示十二萬分謝意,
盼各位,慎ㄓ,慎ㄓ~
大概也是因為一直都這樣喝,可能止不了醉漢的蝦蝦,因此David Embury
在他的書《Fine Art of Mixing Drinks(1948)》裡,將酒譜裡
多搭配了一項較低濃度的材料,不甜雪莉酒。
這酒譜我使用的配方是
45ml 琴酒
20ml 黃色夏翠絲
15ml 不甜雪莉酒
1 dash 柑橘苦精
以攪拌法調製。該有的風味不變,但口感柔和許多,不宜喝得過激的人客可以依此帖。
那完全不喜歡酒辣辣der人客,則可以試試這個重新演繹版,加入了新鮮檸檬汁與些許的蛋白,
調製成好喝易飲的酸酒形式~阿拉斯加酸酒是也。(請看VCR)
這一杯酒的靈魂素材夏翠絲,名字源自一修道院,據說配方是從以前法國大元帥
的長生不老祕方流傳下來的,一直由修道院保存至今,最先只有綠色夏翠絲,
當中蘊含130多種藥草,後來才推出較大眾版的黃色夏翠絲,但也有100多種藥草。
兩種酒款都有特別陳年款(也就是V.E.P.),風味絕佳,
出國玩有遇到的話~非常非常值得帶,
而最近、最容易尋覓野生VEP的所在就是日本国惹~
可說是令藥草粉絲一喝就濕
了眼眶。
話說像《黑色追緝令》的導演昆汀塔倫提諾就是夏翠絲的超級大粉絲,
更曾在自己的電影《Death Proof 》裡大喝綠色夏翠絲shot~
常人道喝酒不好,但很多事都比酒更不好,
當然也很多事比喝酒好,人生在世應懂得深思Z>B,
若要人不喝,除非烏托邦,為所當為,拒所不應為,
可是要喝就要有肩擔,
做個堂堂正正的ㄏ酒人,
不要讓嫦娥笑我們蝦~
插個題外話,因為阿拉斯加就會令人想到極光,
有部電影極光很有關係,叫作《黑洞頻率》頗不錯看,IMDB也有7.3呦~
後記與小訣竅時間:
阿拉斯加的材料都十分強勢,是強與強的組合,酒精度高。因此
裝飾物部份建議使用香氣較柔和的黃檸檬或橙皮。
攪拌時間則可以拉長,初階調製者可藉此,從了解何謂真正地混合、了解何謂適宜的融水程度,
來尋找自己想要的雞尾酒口感。再依這口感去掌握各種雞尾酒的攪拌時間。
而何謂適宜的攪拌,通常有下述幾點可以作為依據,
一,所有材料有混合均勻,包括冰塊融出的水。
二,依喜好為基準,口感不至於過於稀薄。
三,如材料有,則不應有直飲香甜酒那樣的糖份甜膩感。
四,溫度夠低,使酒不會過於辛辣。
關於第一點。有均勻指的是風味首先呈一體感,接著才有層次的變化,
而非先喝到a材料,接著是b材料。
關於第三點。即便一杯酒的酒譜上有高比例的香甜酒(如Black Russian或Stinger),
但喝起來甜膩並不是理所當然的,因為這代表攪拌的速度不夠,
無法將糖份均勻延展,同時在水分的掌握上也失敗了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