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醒目的交通指引:辛亥路與興隆路口,如果從辛亥隧道過來,開10分鐘就會看到天橋,靠松青超市那個角落就可以看到。
網友介紹的店家:這是在柔藍食單的文章中看到的店家,搬到木柵以後,我一直覺得附近好吃的東西實在很少,發現這個blog後,我就經常看這個版的介紹吃東西…
最重要的可否抽煙:不可(嘆)
有無提供酒類飲料:無
店內的空間很寬敞,清潔也做得還不錯。
放火鍋料的吧台噴出沒有意義的乾冰,只是為了增加美觀…
店內還有養著龍蝦等海鮮的水族箱,還有我很喜歡吃的海戰車…不過好像不能點…
首先要先選鍋底,有下圖十種可以選:
我選了麻辣鍋底,湯頭很糟,有點像牛肉泡麵的調味粉包的味道…即使要求中辣也不會很辣…
特殊的用餐方式:
它有數種鍋類可以選,如果點了一般的雞豬牛羊鍋,肉片可以無限續盤,不過它的肉片普通,而且量很大,一個人頂多也只能吃一盤,有沒有無限續盤其實沒差…
比較奇怪的是海鮮的部份,我點了300的蛤蜊鍋,可是無法續蛤蜊,換句話說就是只能吃它的火鍋料…還好與一般店家比起來,蛤蜊的量不算少。
煮好後打開還蠻大顆的,全部都有開,還算新鮮。
火鍋料的部份還算可以,服務生補貨時我有看到部份火鍋料是單品袋裝,不是用那種秤重賣的綜合火鍋料,所以不會每一種吃起來都差不多的『魚漿+人工膠』味道
店內有水果吧…有我最喜歡吃的聖女小蕃茄(請參考聖鬥士這篇)。
冰淇淋是這個牌子的,水準大概比杜老爺低一點…
價格戰註定失敗的感慨:
兩三年前強強滾這種吃到飽的連鎖迴轉涮涮鍋開始在台北營業,六張犁那家我幾乎每個禮拜都會吃個一兩次,不過吃著吃著,也不禁擔心像它這樣的經營方式遲早會倒閉…
因為它的價格實在是太便宜了,剛開幕時中午168加一成價格還在200以內,換句話說比一般平價涮涮鍋180~200的價格差不了多少,也因此這家開幕時,附近三四家涮涮鍋的生意都受到嚴重影響。
不過這樣的低價真的撐不了多久,幾個月前它就這樣倒閉了,我仔細去分析台北市連鎖火鍋類商家的類型(以價格分層),得到以下簡單的表格:
價格等級 (晚餐) |
範例店家 |
吃到飽 |
水果 甜點 |
冰淇淋 |
飲料 |
高價食材 (蝦、蛤) |
單點式 |
鼎王 |
否 |
無 |
無 |
需加購 |
需加購 |
450-500 |
辣中間 |
是 |
有 |
高價位 |
有 |
有 |
350-400 |
天外天 (非旗艦店) |
是 |
有 |
低價位 |
需加購 |
有 |
300 |
海宴 |
是 |
有 |
低價位 |
有 |
需加購 |
250 |
強強滾 |
是 |
有 |
低價位 |
有 |
低價位 |
200 |
錢都 |
否 |
無 |
低價位 |
有 |
需加購 |
從這個表格可以得知強強滾在台北很難經營的原因,它的價格僅高於錢都類型的連鎖店,但幾乎全部的服務都有提供,雖然食材品質較差,但在台北市還是難以應付龐大的租金壓力。
如果我們從競爭的角度來看,每種店家的競爭的對手應該分別是前一個等級與後一個等級,例如本次介紹的海宴,就是希望能與350~400左右的店家競爭,另一方面又不要重蹈強強滾的覆轍。
因此我猜海宴可能是從強強滾倒閉的經驗而來,首先,高價食材需加購,其次,必須有其他商品種類擾亂消費者(最低價260加一成),或是販售一些在350以上的高價鍋,以避免單一價格賠到底的困境,但正如柔藍食單的版主所言,如果你點了這些鍋…為什麼不去品質更好的吃到飽麻辣鍋?
像鼎王或老四川之類點餐式的店家,姿態就擺得很高:『貴但是東西好吃』(當然好吃與否見仁見智…)而辣中間、滿堂紅之類吃到飽的店家,秉持的就是『高價位、全方位的服務』,這兩種特色都有生存空間…
我猜人的食量並不會因為吃到飽而有太多的增加,頂多多30%~40%左右,因此如果要在吃到飽的市場競爭,一定要提供全方位的服務(五項服務均有),最終都難免走向450-500這個價位…對我這種幾乎每天吃火鍋的人來說,考量價格、品質與蝦蛤需求,像天外天(大安店非旗艦店)這種價位的店家最適合我。
而錢都或一般常見的涮涮鍋店,服務雖然較少,但低價自會有一定的客源,因此也不至於倒閉,不過像海宴這種新型態的店家(汀洲路新開的麻辣五號也很類似),我覺得未免過於小家子氣,雖然避免了無限量供應高價食材的成本,卻也降低了蝦蛤魔人與黑根大隻狂光臨的意願,想東偷一點、西少一點來降低成本並以低價應戰的經營模式,我覺得註定會走上倒閉一途。